總結:未來新能源時代的動力驅動系統將會多種多樣,不排除還有可能會有其他形式,所以在不久的將來,分動箱這類傳統四驅皮卡上配備的零件很有可能會消失不見,取而代之的是更智能、更快速的汽車電腦。這樣一來,我們在用皮卡的時候有可能會變得更加簡單,不需要學習就可以讓皮卡自主掌握四驅系統的動力分配。你認為皮卡還需要傳統的四驅形式嗎?
再結合之前比亞迪已經曝光的混動皮卡,我們能夠看到,在將來以混動和純電動汽車為主的市場下,皮卡也不可避免的要向新能源方向過渡,純燃油皮卡在長期來看會越來越少,所以也就預示著傳統的四驅形式會逐漸消失。那么在將來會有哪些四驅形式的構成呢?分動箱還會不會存在呢? 我們就來探討一下。
傳統燃油皮卡時代的四驅:發動機-變速箱-分動箱-前后軸
時至 ,汽車市場中皮卡的主流四驅系統仍然具備燃油車時代的特征,也就是“一分二”路線。由于皮卡載貨主要在后部貨箱,大部分傳統皮卡都采用了縱置發動機形式,主要動力傳遞到后軸,需要的時候前軸也可以分到動力。所以動力流動路線為發動機-變速箱-分動箱-前后軸。
混動皮卡時代的四驅:前發動機-混動變速箱-分動箱-前后軸,前發動機+電機-后P4電機
混動皮卡目前只是趨勢的開端,但我們已經能看到一些雛形。一種就是以長城3.0T+9HAT動力系統為主的混動皮卡,而另外一種則是以比亞迪DM-p動力系統可以創造出的混動皮卡。這兩者之間其實差別很大。
如果是類似長城3.0T+9HAT動力系統為主,那么這種混動程度比較小,是從燃油皮卡演變而來,所以它的四驅系統與傳統燃油皮卡類似,依然配備 分動箱,動力從這里向前后軸分配。但有了電機的加入,會在保持原版動力的充沛之外,令整體燃油經濟性有所下降。這種四驅形式預計會出現在諸如山海炮這種偏 市場的產品中,因為其四驅系統較大的作用仍然是保持動力優先充足。
而如果是以比亞迪的DM-p混動系統為 的混動皮卡車型,它的四驅系統則與傳統皮卡有很大不同。文章開頭介紹的長城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也是類似,它們的前后軸之間并不是通過分動箱連接,而是前后軸分別配備驅動系統,通過電腦控制前后軸的動力釋放,形成了一種“軟四驅”的形式。但這種形式的四驅系統在傳動效率方面要遠比傳統四驅高,也就可以達到節能的目的,所以這種四驅系統非常適用于以家用為主的皮卡上面。什么?你說工具皮卡也想要節能?對不起,這套技術的成本并不適合低價位皮卡,這也是為什么比亞迪的混動皮卡可能會在30萬元以上的價位區間。當然,如果這套系統的動力足夠強大,也能夠兼顧一些高性能皮卡市場。純電皮卡時代的四驅:前后軸電機,四輪輪邊電機
現在來說純電皮卡時代為時尚早,因為這個時代會在混動皮卡時代之后,而且皮卡的更新迭代速度又遠比乘用車慢得多,所以純電皮卡時代要比純電乘用車時代來的更晚。但這個時代的傳動類型咱們可以猜個大概:以目前的純電動車型四驅形式來看,普遍都是以前后軸分別的電機驅動為主,都是單獨的動力部分。同樣這種四驅系統也不需要分動箱,只需要電腦協調好前后兩端的動力輸出就可以。所以這樣一來,在將來已經到了 電動化的汽車時代大背景下,下至低端工具型皮卡,上至 家用性能皮卡,都可以適用這種四驅形式,區別無外乎也就是在電機功率和扭矩方面的不同。腦洞大開一下,甚至也可以開發出對應的“分時四驅”系統,在一般工況下單單需后橋電機驅動,前軸電機可以進行動能回收;當需要四驅的時候前后軸電機協同工作。
另外,輪邊電機如果能夠普及,也能配套出四電機四驅系統,目前這樣做的也已經有了樣本,例如比亞迪的仰望U8,和大洋彼岸的Rivian R1T純電動皮卡。而這套四驅系統不單單是前后軸之間需要電腦協調,就連同軸的左右輪也需要電腦控制來分配動力,這樣就可以準確的控制每個輪的動力輸出。但這種四驅系統勢必要很高的研發成本,所以四電機四驅系統預計只會用在 皮卡之上。總結:未來新能源時代的動力驅動系統將會多種多樣,不排除還有可能會有其他形式,所以在不久的將來,分動箱這類傳統四驅皮卡上配備的零件很有可能會消失不見,取而代之的是更智能、更快速的汽車電腦。這樣一來,我們在用皮卡的時候有可能會變得更加簡單,不需要學習就可以讓皮卡自主掌握四驅系統的動力分配。你認為皮卡還需要傳統的四驅形式嗎?